+1
-1
喜欢
+1
-1
点赞0


我们与学前教育改革这十年
党的十九大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,明确提出要“办好学前教育”“幼有所育、学有所教”,“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”。“幼有所育”已经成为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和重视,学前教育被看做是终身学习的开端,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。人们对幼儿园的期望与要求,已经不仅仅是“看护”或提供“托幼服务”,而是对孩子进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,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。但在还未改革之前,幼儿教师还被称为阿姨,随着教育改革开放的这些年,大量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教师进入幼儿园,称呼也慢慢的从“保姆”、“阿姨”转变到“专业化的教师”;
一、从“教师中心”到“以幼儿为本”
以往在幼儿教育中,我们重视的是幼儿知识掌握,可是在这种背景下,要求是幼儿模仿学习。例如:在绘画活动中,教师先进行示范,如画一个苹果,儿童跟着老师一笔一画模仿,他们更多的是学习绘画技巧。我们到幼儿园观察时,发现墙上孩子的作品都是一模一样的,好像是一个生产流水线生产的产品。在观念变革后,很多教师能根据孩子的兴趣与爱好,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绘画方式,如 “写生画”“泼墨画”“小油画”“水墨画”等。
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《幼儿园工作规程》、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》、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的先后颁布,幼儿园教育要“以幼儿发展为本”,“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,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,以游戏为基本活动,保教并重,关注个别差异,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”等新的儿童观教育观逐渐深入人心,在新的儿童观教育观的影响下,课堂中心”到“以幼儿为本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、寓教育于幼儿园的环境和一日活动之中”的巨大变化。在每学期的开学前我们都会不断添置幼儿感兴趣的区域材料,重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及各项能力的培养;制定教师成长计划,只有教师够专业孩子们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。
二、从“教师的责任”到“家园共育”
在改革后我们不仅注重师资队伍建设,不断加强自我提升及学习,且引领家长做好育儿方面的相关工作,每日与家长分享科学的育儿理念,让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们进行引导教育,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:“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,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,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,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。”重视父母的作用,家庭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环境,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。10年前,家长们推心置腹:不听话就打;只注重知识的灌输,写写算算,都知道,幼儿教育并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事情,并不是说幼儿入园后,对孩子的教育这根接力棒就完全交给了幼儿园。恰恰相反,家庭教育是伴随幼儿一生的。俗话说: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,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,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发展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。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各项工作,积极配合老师。在教育工作中,家长是老师最好的合作者,由于家长与幼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,家长对儿童的影响最为直接,没有谁能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。家长是教师了解儿童的最佳渠道。在幼儿教育活动中,家长的直接参与既能够让幼儿体会到“幼儿园是多么重要”,进而大大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,也能够让家长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教师的视野。教师不仅可以从家长所拥有的生活经验中获得帮助,而且也可以由此加深对教育、对社会的认识。
三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
幼儿需发展,教师必先行。首先园长要与时俱进,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,带领幼教团队一起成长,在每学期开学前我们园注重教师培训学习,制定好培训方案及计划,以园本培训及校外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团队专业水平,办规范化有品质的幼儿园。在改革这十年来,我们的理念有大转变“轻松学习 开心游戏 快乐成长”真正让孩子们在园感受到快乐,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成长; 孩子们爱上幼儿园,家长们的育儿理念也越来越先进,有国家的重视,有社会力量的支持,有家园共育,孩子们定会发展得更好,学前教育事业必定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感恩国家教育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,感恩各位专家老师的专业引领我们定会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贯彻执行党和的教育发展方向努力将幼教事业做得更好。
淖毛湖农场幼儿园
2021.04.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