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1
-1
喜欢
+1
-1
点赞0


用柔软的心对待孩子
第一师百花幼儿园 王培培
早上晨检时,在门口见到了身上挂着大水杯,表情严肃、慢吞吞走过来的谢鑫雨。“谢鑫雨,早上好!”她没有回应我,自己走进了教室。没多会儿教室里传出一阵很大声的哭声,扭头一看,原来是谢鑫雨,嘴里还不时的叫着“妈妈,我要妈妈”。这时桃子老师走到她身边,弯下腰边帮忙擦眼泪边安慰说一会儿给妈妈打个电话,但效果不大,她仍然时而大声哭,时而小声抽泣抹眼泪。一旦有其他哭闹的小朋友便会勾起她的“伤心事”。
其实在入园的第一周,谢鑫雨的表现很棒。虽然她年龄小,但是反应很快,还帮助其他小朋友推小椅子、收餐盘。但是这一周刚入园,谢鑫雨的情绪没有上周稳定。我在想:是孩子这周对幼儿园的新鲜感过了?还是孩子别的有什么原因。
于是我利用餐后的时间,和快快吃完出来排队的谢鑫雨聊聊天。我拉着她的小手,问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?不上幼儿园的时候是谁在家陪她?……聊着聊着孩子的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了。但我问到早上问什么哭时,她用带着哭腔的声音告诉我说:“我想让妈妈来接我”。她是一句话让我一时愣住了。因为通过上一周的观察,谢鑫雨给我的感觉是适应能力很强的“女汉子”。我回想起来,她的爸爸妈妈都是公安,接送她的是她的奶奶。我蹲下来,边擦眼泪边说:“谢鑫雨的爸爸妈妈都是警察吗?”她哽咽的点点头。“爸爸妈妈好厉害,好勇敢呀!他们都在保护我们所有人的安全。你想不想做和他们一样勇敢的小朋友呢?”她不吱声。“爸爸妈妈工作很忙,很辛苦,如果谢鑫雨愿意做个勇敢的宝贝,那么爸爸妈妈一定会为你高兴的,他们也会放心,才能安心工作,你说对吗?”她止住眼泪,用她的大眼睛看着我。“如果爸爸妈妈下班早,有时间一定会来接你,因为你是他们最爱的宝贝呀!”“那妈妈会来接我吗?”“王老师一会儿帮你打电话问问妈妈,然后回答你好吗?”她冲我点点头。
孩子们躺下后,我联系了谢鑫雨的妈妈,将情况告诉了她,孩子妈妈也表示陪孩子的时间少,以后下午接园尽可能抽时间来。得到妈妈消息的谢鑫雨脸上终于有了开心的表情,也将蜷缩的腿伸展开来。“谢鑫雨也像爸爸妈妈一样勇敢,是一个懂事、勇敢的宝贝”。说完我冲她竖起大拇指。下午的健康活动,谢鑫雨的情绪明显好了很多,玩的很开心、很专注。
离园前,她有些着急,加点匆匆忙忙吃完,然后搬着小椅子坐在等候区,时不时的站起来,望望楼道口。“孩子,别急。妈妈答应了你,就一定会来接你的。”边说边摸摸她的小脑袋。她用力的点点头,坐回了小椅子上。开始接园了,我在门口叫小朋友的名字,当看到谢鑫雨妈妈一路小跑的来到教室门口,我大声的说:“谢鑫雨,妈妈来接你啦!”她猛地一下从小椅子上跳起来,冲到门口,一把抱住妈妈“妈妈你来啦!王老师没有骗我。”“丫头你今天表现的也很勇敢!”然后转身回到教室,把小椅子放到指定位置。
孩子离园后,静下来的自己,多少有些感慨。刚入园的孩子不管表现的多么的好,他对家,对家人,甚至对家里的物品、玩具还是很依恋的。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首先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帮助。今天谢鑫雨的妈妈能如约来接孩子,不光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,更体现家长对孩子的爱,用自己的行为兑现与孩子的约定。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情绪上的最有效的安抚。同时无形中增加了孩子对老师的信任。其次也需要我们老师的爱心、耐心以及在处理孩子情绪波动时的方法和技巧。对着她说话的语气,竖起的大拇指、摸摸头、拉着手、抱一抱等等肢体动作都能给孩子安慰和信赖,平复孩子的情绪。看着她小小的个头儿,在等待了一天的情况下,仍然将小椅子放回去再离开的行为又让我很感动。孩子想要的并不多,在老师这儿也许只是老师奖励的一个小贴贴,一句鼓励的话,一个手势,甚至只是一个微笑。而我们做幼儿老师的,只需要蹲下来,了解孩子们的需要,用我们的耐心引导他们,用我们的童心融入他们,用我们的爱心帮助他们,用我们柔软的心呵护他们。